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1月15日在接受央視采訪時透露,對于過去評名牌、評著名商標的政府行為,2019年將一律取消。該局將把食品安全作為首要任務,集中開展嬰幼兒食品、校園食品、網絡配餐等領域的食品安全專項治理,結合天津權健事件的教訓,布置了重點整治保健品領域的計劃。
張茅表示,2019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將聚焦公用事業、原料藥、建材、日常消費品等民生領域,加大力度查處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,著力規范行政性壟斷行為。同時,將全面推行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。
對于過去評名牌、評著名商標的政府行為,張茅表示,2019年將一律取消。
“政府給企業背書,然后企業一旦出現問題,不負主體責任,政府來負責任。三聚氰胺就是最典型的案例。所以,現在我們已經要求取消所有的著名商標、知名品牌的評比。在政府的企業信用公示系統上只有黑榜,只要違規了,處處受限。企業做得好,消費者的口碑就是你最好的紅榜。”
張茅坦言,目前在食品安全領域存在不少問題。新組建不到一年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,將把食品安全作為首要任務。
“四個最嚴,就是最嚴謹的標準、最嚴格的監管、最嚴厲的處罰和最嚴肅的問責。人民群眾在食品安全方面少一點擔心,多一點放心。這個是首要的任務,也是長期的任務。”
張茅表示,2019年,全國市場監管部門要針對市場環境中影響消費信心的薄弱環節,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。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絕,嚴重影響了老百姓消費的信心,擾亂市場秩序。2019年,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發揮機構改革后的制度優勢,對消費市場進行綜合監管。
“打擊假冒偽劣,現在下一步還是重點領域要抓住。比如兒童用品、老年用品、網絡交易用品,這都是我們打擊的、整頓的重點領域,也是群眾反映最強烈的。經過我們的長期努力,假冒偽劣現象會不斷得到改善。”
張茅透露,2019年,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將集中開展嬰幼兒食品、校園食品、網絡配餐等領域的食品安全專項治理。啟動新一輪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體系檢查。著力解決農藥殘留超標、非法添加、制假售假等突出問題。同時,以電商平臺整治為重點,專項治理侵權仿冒、價格欺詐、假海淘等問題。
“結合天津權健事件的教訓,我們布置了重點整治保健品領域的計劃,保健品領域也是非常復雜,而且現在亂象叢生,再比如最近出現的蜂蜜問題,這就反映了監管當中標準的缺失和檢測檢驗手段需要進一步加強。”
張茅分析,目前企業違法成本低、消費者維權成本高、市場監管執法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,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監管的相關標準和制度滯后。今年要加快一些急需標準和重要制度的建設,提高市場監管的權威性、有效性。張茅表示,2019年包括巨額處罰制度在內的一系列監管制度創新,將加大經營者的違法成本。
“第一,這次的長春長生疫苗,91億的罰單,過去沒有過這么大的力度;第二,巨額賠償制度,你要對消費者進行巨額賠償,因為你的產品假冒偽劣受到損害;第三,內部舉報人的重獎制度。有人問我,你們懲罰的標準是什么?懲罰的標準就是他不能再犯罪了,不敢再違法了,別人也不敢再違法了。”張茅說。